学校首页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悦行乡志”实践团:青春擘画李焦村,规划聚力助振兴

发布日期:2025-07-15 作者:邢澄 审核:李亚宁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新时代青年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赋能乡村发展,7月11日至12日,土木与环境学院2025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悦行乡志”实践团在指导教师邢澄、马世琦的带领下,一行十人深入濮阳市清丰县固城镇李焦村,开展以“规划引领新程,共绘幸福村景”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驻点调研—协作规划—多维推广”的系统调研路径,聚焦村落空间优化与发展质量提升,为李焦村规划建设提供专业化、针对性的方案建议。

助力村落规划,共绘幸福村景

7月10日下午,“悦行乡志”实践团队特邀城乡规划系教授赵淑玲针对团队成员开展专题培训,旨在提升团队乡村规划专业能力,提升本次实践活动的执行效率与总体质量,为即将启动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筑牢基础。

培训中,赵老师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围绕空间功能系统优化、人居环境提质、规划落地实操等核心要点展开讲解。她以李焦村发展现状为实例,提出针对性规划建议,并生动阐释了乡村规划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联。

团队成员积极互动,就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深入交流,为实践活动夯实了理论与实操基础,激发了团队成员服务乡村建设的热情,为后续社会实践活动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特色发展,擘画振兴蓝图

7月11日,团队深入濮阳市清丰县固城镇李焦村,驻村第一书记于浩杰向实践团介绍了李焦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在村长李运杰、驻村工作队员郑绪杨的陪同下,实践团成员聚焦“特色乡村经济与产业提升”核心目标,通过实地勘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围绕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人居环境整治、村落风貌改造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调研。团队依托城乡规划学科优势,对李焦村基础设施点位、公共空间布局及关键空间节点进行了精准测绘与标识,系统梳理李焦村资源禀赋与发展诉求,初步确立了“产业+乡旅”融合发展的规划框架,为方案设计奠定基础。

据悉,按照既定计划,实践团将以详实的调研报告为李焦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计划于一周内完成该村的详细规划设计方案,为其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科学规划指引,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注入专业力量。

开展古建宣讲巧手拼筑梦想

实践团以一场集知识宣讲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活动,为当地孩童开启了一段触摸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奇妙旅程。从斗拱的精巧机理到名楼的恢弘气韵,从土楼的聚居智慧到长城故宫的壮阔格局,实践团用生动载体铺展了一幅立体的古建画卷。

宣讲中,团队成员以“斗拱”这一古建筑的“核心关节”为密钥,通过视频解析,深入浅出揭示其“层层叠叠承万钧,无钉无铆立千年”的力学奇迹。通过讲述不同时期古建筑中斗拱的形制差异与文化隐喻,使孩子们在建筑与历史的交织中,体悟传统营造技艺的博大精深。

互动环节更添沉浸趣味。实践团带来长城与故宫主题拼图,引导孩子们分组协作拼筑。在拼接城墙垛口、角楼飞檐的过程中,重温“斗拱承重”“榫卯咬合”的原理,让抽象知识化为可触可感的认知。

此次“讲+看+拼”的立体活动,让古建筑文化悄然扎根童心。实践团表示,将持续以实践活动为纽带,让更多人感知古建魅力,共护文化根脉,为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关怀寄托希望,焦村童暖情

古建筑文化宣讲活动接近尾声,我校关工委秘书长黄祖兵、李焦村第一驻村书记于浩杰与实践团成员一起为参与活动的孩子们送上了装有书包、笔记本与笔盒的“爱心成长礼包”,并勉励孩子们珍惜学习机会,寄托着对孩子们成长的殷殷期盼。

这次活动不仅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了动力,也向孩子们传递了爱心助人的精神力量,将“悦行乡志”实践团的青春热忱与驻村力量的民生关怀深度融合,营造爱心助学的社会氛围,将对孩子们“勤学向学、传承文脉”的殷切期盼,传递至每一位李焦村孩童心中,为团队此次乡村服务镌刻下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注脚,亦让这份跨越城乡的文化联结与情感纽带更显厚重绵长。

离别之际,李焦村的晨曦与暮色中,定格了土木与环境学院学子的奋斗身影。连日来的深入调研与精心设计,已结出初步成果:详实的实地勘察报告为村庄规划提供基础依据,创新的乡村空间布局方案正从图纸迈向细化完善。未来,土木与环境学院学子将继续以学科优势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注入专业力量!

上一条:“悦行乡志”实践团:探寻乡村振兴路,青春建功正当时 下一条:我院赴濮阳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关闭

大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中路2号 邮政编码:450015 | 龙子湖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 邮政编码:450046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999-2024 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0371-61912090 | 技术支持:信息管理中心 建议浏览器使用IE7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