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直播开始之前,一位老师以“战‘疫’烽火,点燃青春赞歌”为主题,用最铿锵有力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90后战士,拉开了此次团课的序幕。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嘉尧担任嘉宾主持,他开门见山,亮出了本期团课的主题:青年战“疫”。
“今天晚上我们讲的是90后的抗“疫”故事。非常荣幸今天可以在线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他们在抗“疫”战争背后的故事,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感受这些故事背后的中国精神和青春力量”。在疫情防控中,在复工复产中,无数的青年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展现了青年担当和青春力量。“青春、担当、奉献、理想、追梦、爱国、本领、勇气、知识、技能”,都是青春“疫”考的关键词。河南的青年“逆行者”,是如何运用和展示这些关键词的?3位奔赴抗“疫”前线的河南青年“逆行者”,做客豫团直播间,对主题做进一步的挖掘与探讨。
邵青青,援鄂医护人员,面向镜头解读着自己的战“疫”日记,诉说着这一段驰援湖北的“逆行”,这段抗“疫”史成为了她的宝贵经历,让她的入党誓言得以兑现,让她的理想照进现实;赵旋琪,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虽然不能冲在武汉抗击疫情的一线,但她做好力所能及之事,掌握辖区人员情况、开展防疫宣传、做好数据统计……用专业器材记录下抗“疫”志愿者的生活点滴;朱顺超,河南“小汤山医院”建设者,“武汉没有去成,郑州必须要去。”朱顺超面向镜头讲述自己的抗“疫”故事,参建过程也是在和时间抢生命。朱顺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螺丝钉”精神。
青春的面孔,是富于表情的。邵青青讲到疫情带来的苦难时,眉头一片紧锁。在说起救治病人的经历时,声音微微颤抖;朱顺超描述施工现场的奋力拼搏时,眼神流露出激昂;赵旋琪描述社区居民的致敬致谢时,隐隐闪着泪光。青年们在“逆行”中的真切感受,在娓娓的话语和切切的神情中飘逸开来。正如歌中所唱“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3位青年的真挚与热忱触动了每一个人。在云课堂的另一端,来自数十万位观众的远程“云致意”连绵不绝。
“作为一名80后,我其实也算是青年,让我们一起凝聚更多的青春的力量,祖国有我,必将胜利在望,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春暖花开,我在课堂等你们。”在课堂的最后,嘉宾主持刘嘉尧做了课程总结。至此,豫团直播间第一期:90后的青春答卷主题团课圆满结束。
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团员青年先锋作用的鼓舞下,土木建筑学院青年也加入到抗击疫情中来。虽然大部分人用宅在家中的方式为抗“疫”作贡献,但他们却依然不忘传达出青年的声音。各支部团员通过线上展示积极向上的祝福话语和个人居家战“疫”的生活图文,表达青年群体对武汉的关注和祝福,青年们齐发声,共致敬,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打气;还有毕业学子积极投身一线,主动参加社区防疫志愿者工作;还有主动为学校捐献防疫物资的……我院学生带头遵守各项防控规定,带头抵制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交叉感染,充分体现出当代团员青年的先进性,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在这场人民战“疫”中,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他们是有远大理想的一代,是有家国情怀的一代,更是能担当大任的一代!此次线上主题团课活动鼓励同学们找榜样、学榜样、悟榜样,从青年榜样中汲取力量。我们坚信,经过抗“疫”战火淬炼的中国青年,一定能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更加绚丽的青春光芒!
(土木建筑学院 焦婉婷 黄亚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