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教育系统“能力作风建设年”文件精神,落实河南省及我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动员党员干部和全体教师践行初心使命,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质量发展观,进一步形成“成长”驱动、强化“答卷”意识、保持“赶考”状态,增强新学年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土木建筑学院以“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创新本科实践教学理念,把新学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开启校企合作育人新局面。
1、校企联合抓课堂教学,提升学院课堂教学质量。
土木建筑学院青年教师较多,且多为“出校门,进校门”的年轻博士,工程现场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掌握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加强与校友的交流与合作,在与行业企业进行实践育人创新模式的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企业、学院的课堂教学的实际要求,将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的《桥梁软件应用》课程,由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李友江(我校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进行授课。
李友江校友毕业后一直从事桥梁软件MIDAS的开发与应用工作,在本学期《桥梁软件应用》课程授课过程中,将所参与的实际工程案例、个人成长经历及时与学生进行分享,实现了育人工作与校友工作“双提升”。
2、毕业设计双导师,为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在能力作风建设年之际,为有效提升土木建筑学院2022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保证毕业生能够获得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也使教师精准把握毕业设计环节的重难点,深入剖析毕业生的学情,进而改变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设计,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土木建筑学院为2022届毕业生选聘了38名行业企业导师,让企业导师参与到学生毕业设计的日常指导环节中,并且在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的关键环节,邀请企业导师作为行业专家,对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精准指导,着力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打造新格局,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师生的专业能力,创新了毕业设计整个实施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土木建筑学院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土木建筑学院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着重提升学生“四有能力”,即认知能力、求职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致力于培养创新实践型优秀人才,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同时通过“能力作风建设年”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让广大教师做到脑子里有思路、眼睛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