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研途闪耀:我院研究生参加“第四届数字孪生与智能建造学术会议”

发布日期:2025-10-31 作者:张洪培; 审核:史科 点击:[]

2025年10月27日,由重庆大学主办,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和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四届数字孪生与智能建造学术会议”在重庆成功举办。

会议以“数字孪生与智能建造”为题,旨在推动数字孪生与智能建造技术的创新融合发展,系统推进智能建造学科体系与产业链的深度建设,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会议聚焦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需求,进一步促进学术创新与工程应用的双向赋能,积极探索工程建造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智能化与高效化路径,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建造新格局,助力我国工程建造领域数字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重庆,围绕“数字孪生与智能建造”这一主题,深入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交流工程建设经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沿动态。我院研究生张雁翔、李耀辉、谢魁同学受邀参会,并在分会场分别作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与分割双层路面裂缝检测研究》、《干湿循环作用下预崩解砂质泥岩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沉降研究》、《不同贮料工况下钢板仓地震响应分析及耗能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

其中张雁翔同学展示了在智能建造与深度学习融合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重点介绍了基于算法改进的裂缝检测模型构建与系统可视化实现路径,充分展现了深度学习技术在智慧交通与基础设施智能检测领域的广阔潜力。李耀辉同学展示了其在岩土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的报告首先分析了泥岩路基填料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劣化机理,进而探讨了此种劣化对路基整体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具体影响。谢魁同学的报告以钢板仓为对象,为适应粮食仓储设施向数字化、智能化运维转型的需求,研究不同贮料工况下的地震响应特性及耗能机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为后续形成可更新的数字化结构模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以上报告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评价,为我院研究生科研工作与学术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111B2E

通过此次高水平学术盛会的参与,有效拓宽了我院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科研能力,深化了对学科前沿动态的理解,为今后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上一条:研途闪耀:我院研究生参加“第十四届道路与机场工程研究青年论坛” 下一条:土环“篮”领航——我院获得第三届“新研杯”研究生篮球赛季军!

关闭

大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中路2号 邮政编码:450015 | 龙子湖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 邮政编码:450046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999-2024 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0371-61912090 | 技术支持:信息管理中心 建议浏览器使用IE7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