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届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在郑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加快混凝土数智融合与绿色创新,构建智能建造与低碳发展新体系”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推动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领域在新材料研发、智能建造技术、低碳工艺与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会议汇聚了主管部门领导、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共同探讨学科前沿与工程应用成果。

我院研究生阎昱霖、苏行、叶灵霄、郑嵘、张海宁积极参会,并在分会场分别作了学术报告。阎昱霖同学报告《基于机器学习和遗传编程的锈蚀RC梁柱中节点受剪承载力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方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中的应用。苏行同学报告《630MPa级高强钢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系统研究了新型高性能材料的界面粘结特性。叶灵霄同学报告《基于文本挖掘与图网络的工程纠纷责任主体预测研究》,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工程管理与法律风险识别领域的创新应用。郑嵘同学报告《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参数灵敏度分析报告》,从结构受力机理出发揭示了关键参数对桥梁性能的影响规律。张海宁同学报告《基于机器学习的再生混凝土可解释性预测及多目标优化》,提出了绿色建材性能预测与优化的新思路。





以上报告充分展示了我院研究生在智能建造、结构性能分析、工程管理及新材料研究等方向的前沿探索与创新成果,体现了我院青年学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科研态度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